孙逊 — 艺术 · 态度 · 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17
当代综合绘画研究系列讲座 | 回顾
艺术·状态·方法 —— 孙逊的工作
2020年11月15日,应综合绘画系和当代综合绘画研究所邀请,在综合绘画系主任陈焰教授主持下,艺术家孙逊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会议厅举办了“艺术·状态·方法——孙逊的工作”讲座。
1.序
“美院学生”毕业后如何面对“解决经济基础”与“艺术创作”的两难情况?对面临人生抉择的学生们来说,这是个现实问题,往往会带来比起想象中更大的压力:如若不解决经济问题,创作自然难以为继;但若着眼于经济问题,创作又往往会被耽搁乃至放弃,而两者兼顾的方法又何其少。也许也正因如此,孙逊老师从“艺术—状态—方法”三个角度展开讲述,与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这种两难困境中解决各种面临的问题。
2.状态
正如《艺术的故事》开篇那样:“其实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孙逊老师同样将在现实中无所指的“艺术”视为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抑或是一个伪命题。而这其中,作为方法的工作方式、技术难题等又不消专门讨论解决,且我们对人生选择的理解和认识本身也是一种工作方法。换言之,解决这个两难现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艺术家自身的个人状态。
与其它因素不同,状态虽然未必容易改变,主动权却是完全掌握在艺术家手里。孙逊老师以他自己在时间极度紧张状态下完成作品的亲身经历为例,来说明挖掘自身潜能的可能性。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往往无法逃避。当我们身陷其中时,如果仍意愿维系自身的创作动力,那么最好能够保持个人的乐观状态。往往这样,我们就会在不经意间完成我们本以为无法做到的事。
3.观看:世界与我
随后,孙逊老师借佛教用语列出了一些与观看有关的概念,来说明观看方式的重要性,并以此解释从直觉、印象到世界法则和规律的认知等各个层次的区别。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世界展开猜想和命题?孙逊老师给出一个“世界—自我”二分模型,认为以上观看方式有两个面向——即“看世界”和“看自己”。下面是这两个面向上的一个“粗糙的分类”(孙逊语),以帮助我们在两者之间找到“我”与“世界”的关系:
世界→模型建构→时间、空间、动植物→大海
自己→内观→习性、生理需求、心理需求→水滴
在这种关系下,当我们将自己看作是藏在世界大海中的水滴时,孙逊老师认为,也许我们在画画时就能超脱自己的绘画过程本身而更好地找寻自我。
4.感知偏差与“艺术中的我”
回到最初的两难问题:或许我们将来因为某些责任原因而不得不放弃艺术,或许因为艺术行业中的某些不确定性而停止前行,总有或此或彼的原因对我们产生巨大影响,而我们总将它们归因于外在因素。但孙逊老师指出,这只是我们自身的感知出了问题,使得我们在两难处境时总是逃避一个人必需独自面对的责任。这时能够保持心平如镜,就是解决困境的方法。
与这种两难困境相关的另一个方面,便是解决这种问题时所带给我们的“苦”。孙逊老师认为,大多数“苦”事实上都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惯性,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惯性即是懒。孙逊老师列举和分析了不同层面上的懒的原因和表现。
苦→惯性→懒:
手懒/脑子懒/意识懒/思维懒/境界懒
当谈到“艺术的我”时,孙逊老师反对我们一味学习某位艺术家的面貌,或者一味追求形成自己的风格。他认为绘画应该有一种“味道”,而风格对于我们而言,应当是一个结果而非目的。与之相比,“味道”更具感知意义,它在表征上是模糊的,但在感官上是明晰的。怎样才能达成“味道”或者“艺术的我”呢?孙逊老师更认同“法无定法”,关键在于我们要去理解所谓作品面貌和工作方法背后起到支撑作用的那些东西。
孙逊老师还通过自己梳理家族史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寻找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这种个人化的时空定位对他的创作意义重大。最后,孙逊老师分享了他近些年的主要作品、体会和心得,包括他对于个人时空观的不断思考,以及他在面对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时所展现的足够强大的自信。
5.结语
正因为不断直面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限制和困难,限制和困难到最后都变成了他行进过程中的拐棍。他说,如果说达到绝对自由,事情反倒变得无所倚仗。他拿日本开餐馆的艺术项目举例说,也许他做不出很好的饭菜,无法像专业人士那样熟练掌握烹饪技术,但做不了无须掩饰,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并不能说明我们不能尝试着去完成它:
“我们要感谢困难、挫折、障碍……因为只有这些东西才能让你感到足够安全,才能够让你走的更远。”
艺术家作品
开饭店,2018,冲绳
露天电影院,2017,迈阿密
建国 2015 新加坡
讲座现场
关于主讲人
孙逊
1980年出生在中国的阜新。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
2006年,创立丌格动画工作室。
(孙逊& π 格动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