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中文 EN

复制与再现 | 国际工作坊回顾

复制与再现 | 国际工作坊回顾

时间:2019.3.11—2019.3.22(全天)

主讲:克劳斯·默克尔(Klaus Merkel),教授

主持:陈焰,教授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综合绘画系当代综合绘画研究所

2019年3月,应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综合绘画系和当代综合绘画研究所的邀请,德国艺术家、明斯特艺术学院教授克劳斯·默克尔(Klaus Merkel),于绘画艺术学院做了为期十天的“复制与表现”国际工作坊,工作坊由陈焰教授主持,张錡玮老师翻译与协助。

 

工作坊主题

 在艺术史中,“复制”(Reproduction)是模仿自然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个事实。对于如何将“主体观念”转变为“客体形式”的理解而言,“复制”已成为一个“核心概念”,尤其是自西方现代主义时期以来。

 这不是一种关于特定的对象被复制的可能性,而是在通常情况下的对于“本质差异”(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绘画创作中,这种学习可以帮助你摆脱“天真的原创者立场”,而更进一步成为一名观念性的“信息生产者”,如果我们将这个议题并置于新媒体与后网络时代,这将是今天关于绘画创作过程的主要课题。

 

工作坊回顾

 

3月11日:

默克尔教授首先介绍了工作坊的主题以及未来十天内的计划。在随后的“复制与表现”的内部讲座中,默克尔教授讲述了自己绘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并围绕着“复制”这个概念梳理了西方艺术史中与此相关的作品。

 

| 3月11—18日:

默克尔教授布置了“画仿画”(Double the fun)的课外作业内容。在接下来的几天课堂时间里,默克尔教授让每个同学选择一位艺术家作为案例,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解该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同时,他让学生讲解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并互相讨论和交流对于此类问题的看法。此外,他还和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分析学生的作品,尝试对学生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的细节进行讨论。

 

| 3月13日(晚):

默克尔教授于南山书屋进行了“后网络时代的绘画”公开讲座,这是对于本次工作坊主题的进一步阐释,尤其是将“复制”这个现代主义以来的核心概念,置于“新媒体和后网络时代”的当代艺术脉络中进行考察,并在“绘画作品”观念与定位的变迁基础上,反思和追问“绘画图像”对于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 3月18—19日:

默克尔教授让学生们讲述他们创作“画仿画”(Double the fun)作业时的各自感受。下午,默克尔教授将学生们两两分组,闭着眼睛作画,然后以这些“盲画”为例,分析和讲解其中的“成功”和“失败”。

 

| 3月20日:

首先是技法课。默克尔教授向学生讲解和示范了运用胶带来处理绘画边缘线的技巧,比如在制作画框时如何进行无形化处理,以及画框在展览中的具体功能和运用(无图)。下午是jpb行为表演,一种由他人(不同身份、语言[/口音]的人)来解说默克尔绘画作品的行为表演,也是默克尔教授关于表演性绘画的观念作品的组成部分:由龙婷饰演默克尔教授,陈秋宇饰演提问者,以采访的形式来演绎阐述默克尔教授的作品。

 

| 3月21日:

默克尔教授对“画仿画”作业进行集体分析和讨论,并陈述了这种模仿绘画的意图。

 

| 3月22日:

默克尔教授带领着学生在综合绘画系地下实验室布置“工作坊成果汇报展”,并在布置中与学生沟通布展技巧和挂画方式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各种绘画呈现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画仿画” Double the fun

 

学生课后感想

 

| 陈昱

艺术工作坊的几周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实效的专题讲座和分组交流,使原本枯燥的学习,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拓展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我所从事的职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我的绘画方法的改进和提升。通过默克尔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学院之间的交流使我们更加成熟,通过聆听、讨论、交流及思维的碰撞,发现了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次工坊学习中,我们积极参与完成了默克尔教授的各项安排,现总结如下:

一  改进了我的艺术创作观念

    以前总觉得艺术创作就是要尽可能的更新,于是乎在这种潜在的自我压力下我的作品往往存在很多“刻意”的东西,刻意区分、刻意地新,但这次教授要求我们用一种复制的形式去二次创作,要尽可能的去模仿前作,起初认为这种方法是一种很平常的临摹,但当自己复制与合作伙伴复制了我的作品之后,才发现哪怕是再刻意的模仿,两张作品也会有微妙甚至是很大的区分,在复制的过程中,每个人对形体、色彩、布局的感受,以及各人风格的和材料的不同运用,最终造成作品的差异性本身就能成为两件截然不同的作品,但这两件作品因其相似的表面又能成为一个系列,创作者与创作者的差距造成了作品本质的截然不用。以及还有一堂课里,一位同学闭眼画而另一位同学睁眼移动画纸,也是通过无序的主动与有序的被动来表现作品。

二   鼓励、积极组织学习探讨

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交流,无论在工作坊的会议室里课例讨论总结发言,还是在单独交流,每次都成为我研训的另一种有效平台。在这次工作坊中我学习到了自己私底下创作中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我们很难与不同的同学面对面交流心得,而这次通过大量的探讨和协同创作,在他人身上感受体会到了其他不一样的东西,以及发现了绘画创作表现手发的其他可能。

| 郭昂

这是我读研以来第四次参加陈焰老师主持的国际工作坊课程,感谢默克尔教授不远万里来给我们授课。

    这次的课程安排中有一对一的作品讨论,也有“盲画”“ “倍趣(双画)”这种比较新奇的课程,提高了对国外当代艺术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绘画技法。通过“倍趣”画法提示了一种在艺术创作中观念再造的可能性,在现在这种复制行为变得简单易行的环境下提供了新的艺术创作的角度和思路。

    这次的国际工作坊给我感受比较深的,是西方艺术家似乎更加注重艺术创作中的事件的特性。默克尔和张锜玮老师都很重视艺术品的系列或整体所表达的一种信息和体验,在看他们的作品之前需要有一定的准备。默克尔教授比较近的作品里就有对他之前的作品的复制,在他的这一次创作中就包括了他之前的作品和复制品,这整个行为表达了他对于艺术品的复制和表现的观点。

孟凡灵

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由克劳斯·默克尔教授主讲的“复制与表现”工作坊,在这为期两周的工作坊的学习和实验中,从各个方面来说我们都收获了很多,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从画面、观念、展现这三大点。

    在这次的工作坊中,我们看到了来自绘画艺术学院各个系别的同学的作品,通过这个机会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其他专业的形式,开阔自己的视野,这对我们日后的创作也是很有帮助的。默克尔教授看了我们每个人的作品,并相应的给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对当下的我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我在最近的一系列的田园、人体、家具等的习作与创作中注重形状和颜色的表达,后来好像被困在这些形状中出不来了一样,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这让我很困惑,但是在听克劳斯教授和张锜玮老师(助教&翻译)的讲解与建议中,我好像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了尝试的想法。之后我们便开始进行双画尝试。

    双画:一个画框分为两个部分,左边的先进行创作,结束后右边的进行复制,右边的在复制的过程中可表现自己的观念,或者说是移植自己的观念,最后画面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最后我们完成10组的创作,每一组表现的都是不一样的效果,带来的也都是不一样的体会。

第二周我们进行了“盲画”实验,这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的作品,过程很有趣,和平时画画的思考方式和观察形势都不同,首先个人“盲画”就是闭着眼睛用左手(不惯用手)画,可以无意识的画也可以有意识的画;随后是两人合作的“盲画”,一个人用左手画一个人随意移动纸张,这期间都是闭着眼睛。通过个人独立完成的“盲画”实验和两人合作进行的盲画实验,让我们跳出固定思维的条框,多了些想法和思考,为我们的创作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样随意不可期的做法最后带来的效果自然也是不可预料的,其中也出现了让我们觉得意外的“作品”。“盲画”的过程也是受益良多的。

    在成果展示的前一天,我们每个人介绍了一位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家,如果换做是之前,我可能觉得这是一个“任务”,现在觉得这次的工作坊对于我来说就是通过介绍这个艺术家来总结串联的。这次我选择的艺术家是米尔顿·艾弗里,这是在第一周课程的时候默克尔教授推荐我的其中一位艺术家,最后选择他是因为通过这次的工作坊我审视到“观念”一词在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复制”承袭了什么?又“表现”了自己什么样的观念?我意识到自己现在缺少的是什么,而米尔顿·艾弗里的作品中的色彩、形状、充满诗意的,安静舒适的情感,这些打动我的、更深层次的观念让我深受启发。

    最后一堂课,也就是在布展的当天,张锜玮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布展也是画面创作的一部分”。我们大多数人平时缺乏的这些关于“展示”的经验,也是经常被我们忽视掉的。艺术家们会把自己的作品与展示方式一起思考,这也是我们与艺术家的区别之一吧。

    为期两周的工作坊结课了,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也有了更多可以尝试的方向,接下来就是自己多尝试的过程了。

佘晓娟

在为期二周的工作坊的学习中,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对于复制和表现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是近距离的和默克尔教授进行了很多的艺术交流。

    “复制”一词在我的艺术观里原本是无价值的,后来通过讲座了解到了很多艺术家利用复制去重新定义了艺术品,并给艺术品注入了新的灵魂。每个人的作品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秩序,把观念作为密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密码,让别人无可复制.在创作中,需要不断的去和谐规则,去探索、打破、建立,不断的思考和融入。去思考绘画、原创、复制和周边的关系。

    作品和空间在价值上是一样的,很多作品都被迫地引用到一个空间,观众是被动的,同样,我的作品该以何种方式去呈现,去把我想表达的东西传递给观众也是十分重要的。人和众在我的画面上也在体现,需要继续深入。

重复、表达、表现、再生产、模仿、错觉、翻译、新建、融入、转换、反叛、妥协、中立、批判、对抗、逃离。

作品介绍、讲座、一对一作品分析、合作创作、集体讨论、JPB行为表演、盲画、布展。在此感谢默克尔教授给我们传递的艺术能量,让我们纯粹的思考艺术。

杨旭煜

三月十一日研一第二个学期的第一个工作坊开始了,邀请到了来自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的默克尔教授以及助教明斯特艺术学院博士张锜玮老师。这次工作坊的主题为:复制与表现。在艺术史中,“复制”是模仿物质本性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复制准确是一种事实。尤其在西方现代主义时期,转型至一种关键性的启发,关于如何理解将“主观意识”转变到一种“客观意象”的方法,从这个方向出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课程。

    首先,第一周主要以与两位老师面对面交流自己的作品为主,在周一上午简单了解了默克尔教授以及张锜玮老师的作品。对于默克尔教授的作品我深有感触,和我们这次的工作坊一致,也是对画面的复制,是对自己早期作品的“在加工”,默克尔教授受到多重艺术风的影响,继承了德国勇于创新和突破的精神,形成了自己的绘画体系。从下午开始,之后的一周时间里老师们兢兢业业的与我们工作坊的每一位同学进行了作品的交流,收获颇多。在课程开始之前默克尔教授让我们以两个同学为单位,准备了50*70厘米的画框,将画布分为两个相似部分,左侧由一位同学自由发挥创作,右侧的空白部分由另一位搭档同学通过再现左侧绘画部分来完成整幅作品,给我们一周的时间。十三日的晚上,默克尔教授进行了对后现代网络时代的绘画的讲座,关于这个“主仆系统”的讲座从历史大背景的角度出发,结合了多个时代的艺术现象,从而叙述他作品身处后网络时代所形成的关联性和独特性。

    第二周则多为实践性课程,周一我们观看了一个有趣的“表演”教授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作为表演者,内容是两位同学分别作为采访者和默克尔教授进行采访对话,阐述教授对于艺术的看法,大家都津津有味。周二是对前一周两位同学为一组的双画进行评讲,对于两幅画同学们不同的演绎方式让我们都觉得非常有趣,并有了新的方向进行思考,并且教授和同学们通过分析作品得到了二十多个词语来概括这次“复制”作品,例如:反叛、创新、妥协、转换、模仿等等,这次体验让我有了对于未来创作有了更多新的思考方向。周三我们对上一周布置的向默克尔教授介绍一位艺术家的任务进行落实,我对于这一次反向介绍记忆尤深,在向教授介绍自己喜欢艺术家的同时,不仅加深自己的印象,在讲述途中教授的补充与结合我的创作进行讲解让我收获颇多。周四的时候就是我们很期待的技法课,教授介绍了胶带的特殊运用方法,以及自己绷画框边角的无痕迹处理,教授说这是他的独门秘笈,让我们惊讶连连,并和我们讲解了外框的功能和运用。讲完了这些之后,我们又进行了有趣的“盲画”大家玩的非常愉快,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让我们惊喜,又有了一种开拓创作思维的新方法。

    最后一天我们带着这期间创作的作品来到综合绘画实验室,教授又教给我们了布展的技巧和挂画的方法,告诉我们布展和挂画也是作品完成的一部分,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进来,最后大家对课程结果进行反馈,同学们恋恋不舍的与两位老师合照。虽然只有短短两周的课程,但是紧凑丰富的课程使我们收获颇多,非常期待有机会再一次邀请默克尔教授来工作坊与我们交流。

|  杨钰

在默克尔教授为期十天的工作坊课程中,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从“复制”观念角度展开的各种艺术创作行为和作品,并且在之后的“双画”课程中让我们体验了对复制观念发散型的创作。

    按照过去我们一般的想法,“复制”概念总是或多或少的会与“抄袭”产生关联,这也使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总是会选择尽量远离简单复制或者说是临摹的操作方式。不过就像我们无论是认同或者是反对柏拉图的哲学,其实我们都是在讨论柏拉图的哲学。我们对于“抄袭”的抵触、以及自我表达的欲望都促使着我们对这个实验中“复制”的概念进行解读,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实验作品最后的呈现。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结果的复制概念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也可以发现,即使是有意识地远离复制的概念,我们也是在进行与其相关的尝试。

    事实上,我们自己研究方向的寻找就像默克尔教授的思路一样,从一个我们自认为可以说服自身的概念出发,进行创作&思考,并从中感受从原概念引申出的相关意义,作为我们进行下一步再创作的思维源泉。

5

关于主讲人

克劳斯·默克尔(Klaus Merkel)

1953年生于海德堡,1975-1980年在卡尔斯鲁厄艺术学院学习绘画;1988年至2009年在卡尔斯鲁厄、布加勒斯特、里昂和弗莱堡等多所美术院校担任客座教授;2009年至今在明斯特美术学院担任绘画教授。其作品经常参与欧洲和美国各地的展览,并在当代绘画教学与实践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与成果。

 

复制与再现 | 国际工作坊回顾

复制与再现 | 国际工作坊回顾

时间2019.3.11—2019.3.22(全天)

主讲克劳斯·默克尔(Klaus Merkel),教授

主持陈焰,教授 

主办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综合绘画系当代综合绘画研究所

2019年3月,应中国美术学院绘画学院综合绘画系和当代综合绘画研究所的邀请,德国艺术家、明斯特艺术学院教授克劳斯·默克尔(Klaus Merkel),于绘画艺术学院做了为期十天的“复制与表现”国际工作坊,工作坊由陈焰教授主持,张錡玮老师翻译与协助。

 

工作坊主题

 在艺术史中,“复制”(Reproduction)是模仿自然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一个事实。对于如何将“主体观念”转变为“客体形式”的理解而言,“复制”已成为一个“核心概念”,尤其是自西方现代主义时期以来。

 这不是一种关于特定的对象被复制的可能性,而是在通常情况下的对于“本质差异”(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在绘画创作中,这种学习可以帮助你摆脱“天真的原创者立场”,而更进一步成为一名观念性的“信息生产者”,如果我们将这个议题并置于新媒体与后网络时代,这将是今天关于绘画创作过程的主要课题。

 

工作坊回顾

 

3月11日:

默克尔教授首先介绍了工作坊的主题以及未来十天内的计划。在随后的“复制与表现”的内部讲座中,默克尔教授讲述了自己绘画创作的发展脉络,并围绕着“复制”这个概念梳理了西方艺术史中与此相关的作品。

 

| 3月11—18日:

默克尔教授布置了“画仿画”(Double the fun)的课外作业内容。在接下来的几天课堂时间里,默克尔教授让每个同学选择一位艺术家作为案例,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解该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同时,他让学生讲解自己作品的创作思路,并互相讨论和交流对于此类问题的看法。此外,他还和学生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分析学生的作品,尝试对学生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的细节进行讨论。

 

| 3月13日(晚):

默克尔教授于南山书屋进行了“后网络时代的绘画”公开讲座,这是对于本次工作坊主题的进一步阐释,尤其是将“复制”这个现代主义以来的核心概念,置于“新媒体和后网络时代”的当代艺术脉络中进行考察,并在“绘画作品”观念与定位的变迁基础上,反思和追问“绘画图像”对于当代的价值和意义。

 

| 3月18—19日:

默克尔教授让学生们讲述他们创作“画仿画”(Double the fun)作业时的各自感受。下午,默克尔教授将学生们两两分组,闭着眼睛作画,然后以这些“盲画”为例,分析和讲解其中的“成功”和“失败”。

 

| 3月20日:

首先是技法课。默克尔教授向学生讲解和示范了运用胶带来处理绘画边缘线的技巧,比如在制作画框时如何进行无形化处理,以及画框在展览中的具体功能和运用(无图)。下午是jpb行为表演,一种由他人(不同身份、语言[/口音]的人)来解说默克尔绘画作品的行为表演,也是默克尔教授关于表演性绘画的观念作品的组成部分:由龙婷饰演默克尔教授,陈秋宇饰演提问者,以采访的形式来演绎阐述默克尔教授的作品。

 

| 3月21日:

默克尔教授对“画仿画”作业进行集体分析和讨论,并陈述了这种模仿绘画的意图。

 

| 3月22日:

默克尔教授带领着学生在综合绘画系地下实验室布置“工作坊成果汇报展”,并在布置中与学生沟通布展技巧和挂画方式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各种绘画呈现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画仿画” Double the fun

 

学生课后感想

 

| 陈昱

艺术工作坊的几周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实效的专题讲座和分组交流,使原本枯燥的学习,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拓展了自主学习的空间,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我所从事的职业的艺术魅力,有助于我的绘画方法的改进和提升。通过默克尔教授的精心指导和学院之间的交流使我们更加成熟,通过聆听、讨论、交流及思维的碰撞,发现了一些不足,也找到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一次工坊学习中,我们积极参与完成了默克尔教授的各项安排,现总结如下:

一  改进了我的艺术创作观念

    以前总觉得艺术创作就是要尽可能的更新,于是乎在这种潜在的自我压力下我的作品往往存在很多“刻意”的东西,刻意区分、刻意地新,但这次教授要求我们用一种复制的形式去二次创作,要尽可能的去模仿前作,起初认为这种方法是一种很平常的临摹,但当自己复制与合作伙伴复制了我的作品之后,才发现哪怕是再刻意的模仿,两张作品也会有微妙甚至是很大的区分,在复制的过程中,每个人对形体、色彩、布局的感受,以及各人风格的和材料的不同运用,最终造成作品的差异性本身就能成为两件截然不同的作品,但这两件作品因其相似的表面又能成为一个系列,创作者与创作者的差距造成了作品本质的截然不用。以及还有一堂课里,一位同学闭眼画而另一位同学睁眼移动画纸,也是通过无序的主动与有序的被动来表现作品。

二   鼓励、积极组织学习探讨

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交流,无论在工作坊的会议室里课例讨论总结发言,还是在单独交流,每次都成为我研训的另一种有效平台。在这次工作坊中我学习到了自己私底下创作中学不到的东西,比如,我们很难与不同的同学面对面交流心得,而这次通过大量的探讨和协同创作,在他人身上感受体会到了其他不一样的东西,以及发现了绘画创作表现手发的其他可能。

| 郭昂

这是我读研以来第四次参加陈焰老师主持的国际工作坊课程,感谢默克尔教授不远万里来给我们授课。

    这次的课程安排中有一对一的作品讨论,也有“盲画”“ “倍趣(双画)”这种比较新奇的课程,提高了对国外当代艺术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新的绘画技法。通过“倍趣”画法提示了一种在艺术创作中观念再造的可能性,在现在这种复制行为变得简单易行的环境下提供了新的艺术创作的角度和思路。

    这次的国际工作坊给我感受比较深的,是西方艺术家似乎更加注重艺术创作中的事件的特性。默克尔和张锜玮老师都很重视艺术品的系列或整体所表达的一种信息和体验,在看他们的作品之前需要有一定的准备。默克尔教授比较近的作品里就有对他之前的作品的复制,在他的这一次创作中就包括了他之前的作品和复制品,这整个行为表达了他对于艺术品的复制和表现的观点。

孟凡灵

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由克劳斯·默克尔教授主讲的“复制与表现”工作坊,在这为期两周的工作坊的学习和实验中,从各个方面来说我们都收获了很多,对我影响最深的是从画面、观念、展现这三大点。

    在这次的工作坊中,我们看到了来自绘画艺术学院各个系别的同学的作品,通过这个机会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其他专业的形式,开阔自己的视野,这对我们日后的创作也是很有帮助的。默克尔教授看了我们每个人的作品,并相应的给出一些建议,这些建议对当下的我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我在最近的一系列的田园、人体、家具等的习作与创作中注重形状和颜色的表达,后来好像被困在这些形状中出不来了一样,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下去,也没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这让我很困惑,但是在听克劳斯教授和张锜玮老师(助教&翻译)的讲解与建议中,我好像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了尝试的想法。之后我们便开始进行双画尝试。

    双画:一个画框分为两个部分,左边的先进行创作,结束后右边的进行复制,右边的在复制的过程中可表现自己的观念,或者说是移植自己的观念,最后画面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最后我们完成10组的创作,每一组表现的都是不一样的效果,带来的也都是不一样的体会。

第二周我们进行了“盲画”实验,这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的作品,过程很有趣,和平时画画的思考方式和观察形势都不同,首先个人“盲画”就是闭着眼睛用左手(不惯用手)画,可以无意识的画也可以有意识的画;随后是两人合作的“盲画”,一个人用左手画一个人随意移动纸张,这期间都是闭着眼睛。通过个人独立完成的“盲画”实验和两人合作进行的盲画实验,让我们跳出固定思维的条框,多了些想法和思考,为我们的创作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样随意不可期的做法最后带来的效果自然也是不可预料的,其中也出现了让我们觉得意外的“作品”。“盲画”的过程也是受益良多的。

    在成果展示的前一天,我们每个人介绍了一位自己最喜欢的艺术家,如果换做是之前,我可能觉得这是一个“任务”,现在觉得这次的工作坊对于我来说就是通过介绍这个艺术家来总结串联的。这次我选择的艺术家是米尔顿·艾弗里,这是在第一周课程的时候默克尔教授推荐我的其中一位艺术家,最后选择他是因为通过这次的工作坊我审视到“观念”一词在作品创作中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复制”承袭了什么?又“表现”了自己什么样的观念?我意识到自己现在缺少的是什么,而米尔顿·艾弗里的作品中的色彩、形状、充满诗意的,安静舒适的情感,这些打动我的、更深层次的观念让我深受启发。

    最后一堂课,也就是在布展的当天,张锜玮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布展也是画面创作的一部分”。我们大多数人平时缺乏的这些关于“展示”的经验,也是经常被我们忽视掉的。艺术家们会把自己的作品与展示方式一起思考,这也是我们与艺术家的区别之一吧。

    为期两周的工作坊结课了,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也有了更多可以尝试的方向,接下来就是自己多尝试的过程了。

佘晓娟

在为期二周的工作坊的学习中,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对于复制和表现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是近距离的和默克尔教授进行了很多的艺术交流。

    “复制”一词在我的艺术观里原本是无价值的,后来通过讲座了解到了很多艺术家利用复制去重新定义了艺术品,并给艺术品注入了新的灵魂。每个人的作品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秩序,把观念作为密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密码,让别人无可复制.在创作中,需要不断的去和谐规则,去探索、打破、建立,不断的思考和融入。去思考绘画、原创、复制和周边的关系。

    作品和空间在价值上是一样的,很多作品都被迫地引用到一个空间,观众是被动的,同样,我的作品该以何种方式去呈现,去把我想表达的东西传递给观众也是十分重要的。人和众在我的画面上也在体现,需要继续深入。

重复、表达、表现、再生产、模仿、错觉、翻译、新建、融入、转换、反叛、妥协、中立、批判、对抗、逃离。

作品介绍、讲座、一对一作品分析、合作创作、集体讨论、JPB行为表演、盲画、布展。在此感谢默克尔教授给我们传递的艺术能量,让我们纯粹的思考艺术。

杨旭煜

三月十一日研一第二个学期的第一个工作坊开始了,邀请到了来自德国明斯特艺术学院的默克尔教授以及助教明斯特艺术学院博士张锜玮老师。这次工作坊的主题为:复制与表现。在艺术史中,“复制”是模仿物质本性的一个基本问题。在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复制准确是一种事实。尤其在西方现代主义时期,转型至一种关键性的启发,关于如何理解将“主观意识”转变到一种“客观意象”的方法,从这个方向出发,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课程。

    首先,第一周主要以与两位老师面对面交流自己的作品为主,在周一上午简单了解了默克尔教授以及张锜玮老师的作品。对于默克尔教授的作品我深有感触,和我们这次的工作坊一致,也是对画面的复制,是对自己早期作品的“在加工”,默克尔教授受到多重艺术风的影响,继承了德国勇于创新和突破的精神,形成了自己的绘画体系。从下午开始,之后的一周时间里老师们兢兢业业的与我们工作坊的每一位同学进行了作品的交流,收获颇多。在课程开始之前默克尔教授让我们以两个同学为单位,准备了50*70厘米的画框,将画布分为两个相似部分,左侧由一位同学自由发挥创作,右侧的空白部分由另一位搭档同学通过再现左侧绘画部分来完成整幅作品,给我们一周的时间。十三日的晚上,默克尔教授进行了对后现代网络时代的绘画的讲座,关于这个“主仆系统”的讲座从历史大背景的角度出发,结合了多个时代的艺术现象,从而叙述他作品身处后网络时代所形成的关联性和独特性。

    第二周则多为实践性课程,周一我们观看了一个有趣的“表演”教授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作为表演者,内容是两位同学分别作为采访者和默克尔教授进行采访对话,阐述教授对于艺术的看法,大家都津津有味。周二是对前一周两位同学为一组的双画进行评讲,对于两幅画同学们不同的演绎方式让我们都觉得非常有趣,并有了新的方向进行思考,并且教授和同学们通过分析作品得到了二十多个词语来概括这次“复制”作品,例如:反叛、创新、妥协、转换、模仿等等,这次体验让我有了对于未来创作有了更多新的思考方向。周三我们对上一周布置的向默克尔教授介绍一位艺术家的任务进行落实,我对于这一次反向介绍记忆尤深,在向教授介绍自己喜欢艺术家的同时,不仅加深自己的印象,在讲述途中教授的补充与结合我的创作进行讲解让我收获颇多。周四的时候就是我们很期待的技法课,教授介绍了胶带的特殊运用方法,以及自己绷画框边角的无痕迹处理,教授说这是他的独门秘笈,让我们惊讶连连,并和我们讲解了外框的功能和运用。讲完了这些之后,我们又进行了有趣的“盲画”大家玩的非常愉快,创作出来的作品也让我们惊喜,又有了一种开拓创作思维的新方法。

    最后一天我们带着这期间创作的作品来到综合绘画实验室,教授又教给我们了布展的技巧和挂画的方法,告诉我们布展和挂画也是作品完成的一部分,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进来,最后大家对课程结果进行反馈,同学们恋恋不舍的与两位老师合照。虽然只有短短两周的课程,但是紧凑丰富的课程使我们收获颇多,非常期待有机会再一次邀请默克尔教授来工作坊与我们交流。

|  杨钰

在默克尔教授为期十天的工作坊课程中,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从“复制”观念角度展开的各种艺术创作行为和作品,并且在之后的“双画”课程中让我们体验了对复制观念发散型的创作。

    按照过去我们一般的想法,“复制”概念总是或多或少的会与“抄袭”产生关联,这也使我们在实际操作中总是会选择尽量远离简单复制或者说是临摹的操作方式。不过就像我们无论是认同或者是反对柏拉图的哲学,其实我们都是在讨论柏拉图的哲学。我们对于“抄袭”的抵触、以及自我表达的欲望都促使着我们对这个实验中“复制”的概念进行解读,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实验作品最后的呈现。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结果的复制概念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也可以发现,即使是有意识地远离复制的概念,我们也是在进行与其相关的尝试。

    事实上,我们自己研究方向的寻找就像默克尔教授的思路一样,从一个我们自认为可以说服自身的概念出发,进行创作&思考,并从中感受从原概念引申出的相关意义,作为我们进行下一步再创作的思维源泉。

5

关于主讲人

克劳斯·默克尔(Klaus Merkel)

1953年生于海德堡,1975-1980年在卡尔斯鲁厄艺术学院学习绘画;1988年至2009年在卡尔斯鲁厄、布加勒斯特、里昂和弗莱堡等多所美术院校担任客座教授;2009年至今在明斯特美术学院担任绘画教授。其作品经常参与欧洲和美国各地的展览,并在当代绘画教学与实践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与成果。

 

课程回顾

作品